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2020-04-26

一、中等职业学校现状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市场现状受高校扩招的影响,留给职业学校的招生空间越来越小。
  各职业学校间不良招生大战愈演愈烈,买卖生源现象非常严重。
  尤其一些根本不具备教学条件的民办学校,他们靠高额的招生回扣拉拢一些中学校长、教师和班主任为他们输送学生,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就被送到企业,结果是家长、企业都不满意,造成有些人对职业教育的态度是一概否定,社会负面影响极坏。
  2.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大多数毕业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技术含量不高,且劳动强度大,有的一天要干9小时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工作不稳定,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中职毕业生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精湛,在求职过程中不被用人单位重视,缺乏就业竞争力;二是中职毕业生是所谓的包分配,不少学校还没有建立自己独立的就业网络,很多学校不开放的就业渠道,没有形成中职人才交流平台;三是许多学生不能吃苦,不努力工作,很快被企业炒鱿鱼,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现状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发展定位不明确,缺乏规划专业设置的远见,不管有没有最基础的专业教师与配套设施,经常看到其他学校开了什么好的专业就跟风去做,正所谓人云亦云,跟风现象十分严重。
  所以有的学校出现了在黑板上学习开机器,在教室里种田,这种办学的结果是脱离了中职办学初衷,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也突出不了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达不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给国家在中职教育决策上造成误判。
  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及发展

1.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优化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建设中职学校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加快推进课程改革,建立一套真正能够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专业实训课的改革是中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要推进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融合,进一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专业素养。
  在开设文化课的问题上,重点应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要适度增加有关文学、法律、就业指导等课程。
  在专业课设置方面,必须要剔除那些过难、过深、不适用的教学内容。
  目前中职学校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统编教材,有时一些专业因为没有适用的教材而选用高层次的教材,从而导致老师教的累,学生却听不懂。
  教师要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基础性和专业的实用性出发来编写真正实用的校本教材,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本专业独特的课程特色。
  2.中等职业学校要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是加强职业教育的关键。
  中职学校的学生特点要求中职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强的事业心及责任感,所以要强化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教师的行为习惯,以此提高教师的修养和素质。
  衡量中职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拥有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
  双师型专业教师只有具备本专业中所要求岗位的技术、技能,才能完全熟悉生产实践中的每一个工种、每一套工序,才能真正做到可以为学生手把手的示范、才能具有亲自为学生答疑解惑的现场指导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中职学校必须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文化、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此,我们要做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中职学校要确立有效的师资培训机制,有效地利用好国家和地区对中职教师的培养政策,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去相关企业或院校进行顶岗训练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二是中职学校要改革师资选用的传统观念,聘请企业生产一线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来学校作为实训指导教师,以提高职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中等职业学校要强化职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稳定率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政策凸显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到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必须走出校门,积极与企业广泛联系,建立畅通就业渠道。
  与此同时,利用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果及毕业生信息,邀请企业上门签约毕业生,吸引用人单位上门,形成自身的学生就业网络。
  还要进行深度校企业合作,稳固自身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增强学校在社会上的信誉度,以此消除毕业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学校还要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就业愿望,在此基础上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地择业和就业,提高他们就业后的稳定性。
  4.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改善办学环境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改善办学条件,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需要中职学校以自身优势,看准市场,和优秀的企业联合办学,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使之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来源:百度文库